又勾勾又丢丢是什么意思 (又勾勾又丢丢)

2023-04-07 19:27:08 最新游戏资讯 小恐龙

“又勾勾又丢丢”是表示女子长得漂亮的意思。

艺术作品中的引用:

京剧《穆柯寨》中,焦赞说穆桂英是“又勾勾又丢丢”,而且很多京剧唱段里都有这种说法来形容漂亮女性,郭德纲在《白小平上坟》中也提到过:王先生的媳妇儿姓尹,叫尹人来。挺好看,倒饬的又勾勾又丢丢的。

相声的术语:

1、逗哏。

“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负责逗哏的演员。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甲”。对口相声中,逗哏与捧哏合作,通过捧逗的衬托、铺垫,使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 

2、捧哏。

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乙”。 

3、包袱。

指相声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

又勾勾又丢丢是什么意思?

是表示女子长得漂亮的意思。

在老天津方言里,有两个词,一个叫"鼓拎(gu'lin)"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轻声;另一个词是"丢秋(diu'qiu)"第一个字读一声,第二个字轻声。

“鼓拎”的意思是形容女子相貌俊美,高鼻梁儿、小嘴儿、脸部小巧而有立体感。总之绝不“瘪”;“丢秋”的意思是形容女子身材好,小巧,匀称,不大不肥不臃肿。“又勾勾又丢丢”是上面这两个词的合意。

扩展资料

形容勾勾丢丢的词语:

一、小巧

1、小聪明;小技巧。

《红楼梦》第五十回:“寳玉又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黛玉写了,摇头说:‘小巧而已。’”

2、小而灵巧。

《西游记》第四十回:“一般五六个魔王,止有老孙生得小巧,故此把牛魔王称为大哥。”

3、指精细巧妙。

梁斌《红旗谱》二二:“这是一座小巧的院落,三合子青砖小房,当院摆着两盆夹竹桃。

二、玲珑

1、指娇小灵活之意指物体精巧细致

2、指人灵巧敏捷,娇小玲珑|玲珑活泼,多用于小说中人物的名称或其他称谓。

3、玉声;清越的声音。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这一张断弦琴弹得出一声声的哀弄:丁东,琤琮,玲珑,一声声是梦,一声声是空空。”

相声中又勾勾又丢丢是什么意思?

相声中“又勾勾(二声)又丢丢(二声)”,形容女子长的漂亮。

简介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相声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分类介绍

按演员人数分

单口相声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最早有“八大棍”之称,指的就是从评书中抽取的八段互不相关的段子。但单口相声更多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男一女;也有双人女相声,由两个女演员完成表演。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

2.按内容功能分

讽刺型相声: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和李文华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通常要配合 *** 的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侯跃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的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3.按著作时代分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

新相声:1949年之后

当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之后

4.按流派分

马派相声:代表人物是马三立、马志明。

常派相声:代表人物是常连安、常宝堃。

侯派相声:代表人物是侯宝林。

刘派相声:代表人物是刘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