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曲:霹雳配乐沧海桑田
填词:雨霁天青
(汉水浩阔 巫山嵯峨 云起潇湘芳洲没
丽人岩畔 闻说司洛河 忽凌波微步 神光离合)
且看我 绾青丝 被绮罗 掌中舞 绕梁歌 广袖婆娑
倾身 献金卮 鼓锦瑟 楚腰裹 精描画螺黛秦蛾
(浮生半日 向花前醉卧)
明眸脉脉 以素心相托 鉴此诺 断琼玉簪镯
(醇酿对相酌) (玦佩系同心锁)
敢与君绝 待江水涸 山岳无棱(ling) 天地合
(来路坎坷)
可知 今生遇前 曾寻遍 万里红尘阡陌
朱颜蹉跎 时命安度(duo) 累相思良多
(潘鬓消磨)
(南溟北漠 黄泉碧落 玄鸟翔引青虬车
襟结杜若 冠缨沧浪濯 集芙蓉为裳 再制芰荷)
相邀这 武陵人 观棋客 烹黄梁 梦南柯 千年一刻
(云烟过眼 春秋默)
伴君 迷蝴蝶 乘黄鹤 意如何 休追问窃药嫦娥
(问谁见 举世皆浊)
若悔三生 将情劫堪破 访普陀 采金莲雪萼
(焚功名册 欲寄所思涉兰泽)
何又回头 候比良坡 红丝交错 尘缘惹
(赴风波 捍家国 湛碧血扬眉横剑槊)
合:生难共帐幄 死后托体同山阿
满江红.出塞
原曲:霹雳配乐日出峨嵋
填词:雨霁天青
且向九天正冠冕 祭屠龙案
朱丹 书篆 翻五十弦
名卷 劲勇铿然点 王师班 首战复雁南
酒泉破 出阴山畔 再下玉门关
皓雪满雕鞍 一剑光寒
铁衣 照鉴 还我故国河山(还我故国河山)
风餐 宵眠倚天险 烧醪暖 无用夜光盏
壮心甘 但待凯旋 饮马黄河岸边
轩辕乾坤胆 穷碧落下黄泉
百年生灵涂炭 忧愤难遣 付仰天长叹
狴犴汗青简 耀北斗独阑干
存亡安危立断 势情明辨 成败一肩担
罡气化飞虹 直上青天
万里同霄汉 忠孝自古难全
祁连 既出何须返 免埋骨 省酹酒祭奠
招归魂 便只需君 亲笔书经幡
狂沙金乌暗 血战犹酣
纵神骏 赤汗 红染弓头铜箭
驰疾电 长缨独臂挽 看男儿 傲啸风云撼
敬圣贤 穷古今变 续河洛遗篇
轩辕乾坤胆 穷碧落下黄泉
挥鞭横绝漠瀚 痛斩楼兰 狼居胥封禅
扬帆渡江川 重临泰山之巅
归去无人收管 深潭龙潜 笑看声名淡
人间四月思故人雨霁天青,心怀澄明意思是在四月思念着去世了的人,雨后转晴,胸怀里藏着清澈明洁。
看懂这个 你需要了解屈原的作品特点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从这几句摘选的句子可以看出 屈原喜爱以香草美人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他的文体风格多以兮,结尾,一吟三唱,十分具有韵律感。
以下是我的注解:
送美人兮春极浦 芳芷皋兰滋百亩
【美人,喻指君主。“送美人兮春极浦”, 我送君王您到这遥远的水滨。此句出自屈原《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极浦,遥远的水滨。《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王逸注:“极,远也;浦,水涯也。”芷、皋兰,草名。笔者认为这里代指贤才,暗指屈原自己。古汉语字典中“芳”有代指“贤德之人”的意思。表面上此句是说:那清香的花草会滋润上百亩的农田,实际上是说贤才会“滋润”楚国的土地。】
后皇惠兮生嘉树 受命不迁 南国之土
【全句取自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后皇,皇天后土。受命,指天性。不迁,不能移植。传说橘树只能长在南方,一过淮河就变成了枳。屈原用橘树的形象激励自己坚守节操。】
东 十日烈迭代出 南虺九首 千里走封狐
【“南虺九首”, 雄的虺蛇有九个头颅。虺,毒蛇。出自屈原《天问》:“雄虺九首 倏忽焉在。”封狐,大狐。《楚辞?离骚》:“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王逸 注:“封狐,大狐也。”笔者认为“南虺”、“封狐” 喻奸恶小人,即向王谗言的靳尚、子南、郑袖等人。】
(雄黄辟毒 蒲艾烧清苦 粽叶软糯细煮)
【雄黄,中药名。浦艾,菖蒲与艾草。】
北飞雪 增冰严霜酷 西流沙 求无水旷宇不生五谷
【增冰,层冰。亦指冰山。《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王逸 注:“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流沙,随风或水移动的沙。旷宇,广大的原野;广阔的天地。《楚辞?招魂》:“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王逸 注:“旷,大也;宇,野也。”】
(尽尚飨 鱼龙无伤我兄三闾大夫)
【“无伤我兄三闾大夫”来自秭归人民祭祀屈原唱的现代版招魂,第一句就是“我哥回哟”,它来自秭归当地一种鸟的叫声,据说它是屈原的妹妹化成的。“我哥回”呼唤了千年,这种拉近辈分的称呼体现出家乡人民至今对他真诚的爱和怀念吧。】
皆不若 旧居绮席布 伤春心 魂兮归来江南暮
【“伤春心 魂兮归来江南暮”, 春色多么引人伤心,长江南面(笔者查的注释上“江南”貌似即现在江南,但是笔者认为“江”应该特指“长江”。)日暮的时候,魂啊回来吧!取自屈原《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餐菊英兮饮坠露 予带长铗好奇服
【“餐菊英兮饮坠露”取自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晨我吮饮木兰花的清露,晚上食秋菊的落瓣。显示出屈原长久的饥饿与憔悴。“予带长铗好奇服”,取自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奇服,比喻高洁的志行。《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王夫之 通释:“奇,珍异也。奇服,喻其志行之美,即所谓修能也。”长铗,铗,剑柄。长铗指长剑】
岂折节兮从时俗 人莫知我 何怀故都
【“人莫知我 何怀故都”, 楚国无贤不知我心啊,又何必怀恋故都?此句出自屈原《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援玉枹兮击鸣鼓 身弃原野威灵怒
【“援玉枹兮击鸣鼓 身弃原野威灵怒”,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威灵:威严的神灵。出自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日月行兮出汤谷 骖龙远游 千载不复
【“日月行兮出汤谷”出自屈原《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于汤谷,次于蒙汜。”汤谷,“汤”同“旸”,旸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