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代,巴斯尔式长裙取代克里诺林式长裙。巴斯尔长裙因突出后腰的裙撑(即巴斯尔,Bustle)而得名,特指臀部高高隆起的裙子。而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整体国力削弱,又加上了巴黎公社起义的冲击,使得整个法国的服装业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这个时候服装的机能性开始受到重视,那些不方便行动还“危险”的巨大裙撑已经不再符合人们的需求,于是,巴斯尔(Bustle)出现了。
穿上这种巴斯尔裙的女士,臀部高高隆起,曾有人戏谑的表示这像是背了个蜗牛的壳。贵妇们拖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打住,差点唱出来_(:з」∠)_
但是实际上,最开始巴斯尔裙并不是这种“蜗牛终极形态”的。从克里诺林裙到最终的巴斯尔裙,它经历了3次“进化”。
70年代初,在克里诺林裙的基础上,出现 “克里诺莱特”(crinolette)式长裙。
克里诺莱特裙是由波兰式罗布发展而来,后半部用铁丝或鲸须做成撑架使之后突的衬裙,上蒙马尾衬布,罩裙流行托裾形式。
后来,在1877-1880年,为了方便行动,碍事的裙垫被去掉,克里诺莱特变成了“普林塞斯.多莱斯”(princess dress)式长裙。
普林塞斯•多莱斯式长裙上下都很紧身,下摆变窄,紧身裙上配一条别色罩裙,或缠卷在腿部、或装饰在腰部,多余部分集中于后臀部,下摆呈鱼尾一样的托裾形式。穿上这种长裙的淑女们,好像纤细优雅的美人鱼一样~
到了1883年,巴斯尔重新复活,出现新型克里诺莱特(crinolette)式长裙,这个时候不再流行长长的裙摆了。
看到这里,小淑女们应该都看出来巴斯尔裙的特点了吧~
巴斯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后臀高高翘起,几乎与腿成90度直角。据说,这样的裙子可以稳稳放住茶杯!(嘿,女士,借你的屁股放一下。【啪】)
巴斯尔裙的领子也是有讲究的,白天日常外出为高领,夜间参加舞会为袒露的低胸领口。
除凸臀特征外,巴斯尔裙的另一特色是托裾。繁复而美丽的花边通常以层层叠叠的样式出现在女士的裙摆上。精致而优雅,透露着贵族特有的奢华。
此外,巴斯尔裙非常注重强调衣服的表面装饰效果。褶襞、普利兹褶、活褶飞边、流苏装饰等。各种不同颜色、不同质地面料相互组合搭配。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综合而言,层层叠叠的花边,精致的细节,华丽的裙摆,夸张的后臀与不足盈握的小蛮腰,为追求前凸后翘的紧身胸衣,以上所有组成了巴斯尔裙。虽然侧面曲线看上去非常夸张,但也是一种时代的美呀~
因为是那个时代的时尚。
古代西方女性穿的裙子叫蓬裙,也叫克里诺林裙!
是的,新洛可可时期的女性着装女装上大量使用裙撑“克利诺林”(crinoline),也叫克罗尤特,服装史上也常称作克利诺林时代。
作为这个时期女性标识性服饰的裙撑“克利诺林”就是对洛可可时期的裙撑“帕尼埃”的致敬,不同的是,洛可可时期的裙撑是向横宽发展,而此时的裙撑成金字塔状展开。
俄罗斯裙子复古绿色的叫:19世纪真丝绸缎克里诺林裙: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在所有色调中,绿色是最具生命力的色彩。而对于重度复古爱好者来说,绿色更是充满浓郁复古气质的颜色。
这一时期表现女性纤细的腰除了紧身胸衣外,扩大裙子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也能达到视觉上的效果。裙子的膨大化是靠穿数层衬裙来实现的,一般至少重叠四至六层,最多可达三十层,因而人们创造出用马尾衬做硬衬裙,也有把毛、丝、或棉织物浆硬后用来做的。于是新的裙撑诞生了,称作克里诺林(crinoline),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是马毛和麻的意思。1850年底,英国人发明了不用马尾硬衬的新型克里诺林,是用鲸须、鸟羽的茎骨、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鸟笼状的裙撑。这种裙撑1860年传人法国,以欧仁妮皇后为中心的宫廷和社交界上流女子们所喜爱,迅速成为流行服装,以致影响到西欧各国的所有阶层,甚至农妇们也仿效其形式,故服装史上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克里诺林时代。
欧洲盛行的“克里诺林(crinolines,也译为古利诺林)”式长裙与欧仁妮皇后的大力推广密不可分。克里诺林”是用一种马尾为经线编织的布做的裙撑,呈圆锥形。也有用上了浆的毛织品、丝绸、棉织品作代用品,还有用绳子把铁丝、鲸骨扎成的。“克里诺林”式长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美的裙子,裙子被圆锥形的裙箍撑得很大,裙围大到5——9米。裙裾及地,但由于裙围大,不太影响行动。长裙的面料多是丝绸、塔夫绸、细棉布,轻薄柔软。裙子上面有多重花边,并饰有贝壳饰、穗子、缎带、褶子等饰物。宫廷贵妇的“克里诺林”式长裙,上身穿吊肩式无袖上衣,内穿塔袖衬衫,下身穿长裤,这是罗曼蒂克式长裙最完美的样式。
实际上克里诺林是洛可可时期的裙撑帕尼埃的变相复活,从吊钟形到鸟笼形,最后形成金字塔形,或倾斜后翘的异形,都有明显的模仿洛可可服装的痕迹。下摆直径越来越大,极端的周长达9米有余,社会上还出现专门制作裙撑的公司,并在时装杂志上做广告。女性下半身撑起的庞大空问,除了行动中表现出婀娜身姿外,毫无实用价值。在室外一阵大风,就能掀翻这美丽轻盈的裙子,使贵妇的玉腿暴露无遗,大失贵妇们的优雅身份。于是淑女们在里面穿上半长衬(drawers),再加上长短衬裙,以防这种尴尬事情发生。克里诺林的流行势头到1866年前后到达顶峰后开始急剧减弱,因为欧仁妮皇后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都声明不再穿克里诺林。几年后,裙子变化成另一种裙形,服装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巴斯尔时代。
宫廷贵妇的发式和头饰随着巨大的“克里诺林”式长裙的流行发生变化。头发梳成发髻,头戴窄檐花棉布软帽,鬓角上插着花。发式的相对简化,更突出了袒露的脖子和胸脯,与蓬大的裙子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