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因其旗帜尚黑,故中国史籍称其为“黑衣大食”。
阿拨斯王朝时期乃是阿拉伯的黄金时代。(也有一说是波斯贵族)
747年,奴隶出身的艾卜·穆斯林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阿拔斯派首领、伊拉克的大贵族艾卜勒·阿拔斯利用人民起义的力量建立起阿拔斯王朝,因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故中国史籍称其为"黑衣大食"。
总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黑衣大食推翻了白衣大食,绿衣大食从白衣大食手里抢走了埃及。
首先是白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国在四正统哈里发之后的朝代,一般称为倭马亚王朝
黑衣大食。题主所说的阿巴食王朝其实是阿拔斯王朝,为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后于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阿拔斯王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伦·拉希德和马蒙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顶峰。
对,黑衣大食就是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因为他们的旗子是黑色的,所以中国史书都叫他“黑衣大食”,也就是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可是公元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导致了割据局面形成。到公元10世纪中叶时,王朝直接统辖的地域只剩巴格达及周围的一小块地方了,哈里发也失去了统治权仅仅作为一种宗教的象征。后来阿拔斯王朝传到第36代的时候,1258年,由于哈里发对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无礼首都巴格达被攻陷,最后灭亡,享祚时间历时767年。
你所说的波斯应该是波斯帝国时代,分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就是居鲁士二世统治的内个),希腊时期(看过斯巴达300吧?)安息帝国(前170年-226年),撒珊王朝(前226-650),伊斯兰教时期(650年-1290年),蒙古人统治时期(1219年-1500年),萨非王朝(1500年-1722年)这几个时期。
我要说明的是:波斯它不是指哪个具体的国家,也不是具体到那种文化,它只是一个对一种文明在所在地域发展的一个泛指,一个对特定地域的历史称呼。其中你说的黑衣大食就是在波斯帝国时代中的伊斯兰教时期,同时波斯也是阿拔斯王朝所创立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1037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建立了强大的塞尔柱帝国。再后来到了13世纪,来自咸海附近另一突厥民族的花剌子模于1205取代了塞尔柱征服波斯,再后来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儿汗国,这就是波斯在南宋时的最终归宿。
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差不多与我国的唐同时代。(见《旧唐书·西域传》)伊斯兰教崇尚黑、白、绿三色,所以,古书上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之称。
建都伊拉克以黑旗为标志的巴格达哈里国家发的阿拔斯王朝,称“黑衣大食”,;
在突尼斯一带建立,在10世纪初迁都开罗,开罗哈里发国家的法蒂玛王朝称“绿衣大食”;
而建都叙利亚的以白旗为标志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的倭马亚王朝称“白衣大食”。
您查询的是:黑衣大食
查询结果:共包含 4 个汉字,总笔画数 30 画。
去除重复汉字后:共包含 4 个汉字,总笔画数 30 画。
以下为单个汉字笔画数:
12 画hēi黑
6 画yī衣
3 画dà大
9 画sh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