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精神或情绪。
释义:
1.指精神或情绪:梦~萦绕。神~颠倒。
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民族~。
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诗~。详细释义:〈名〉(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同本义魂,阳气也。——《说文》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魂悸以魄动。——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精神,神志。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什么是魂。
答:魂是人的精神的分支,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
1、人内在的管理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
2、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参阅晋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云笈七签》卷五四《说魂魄》。
3、由此可见,在古人眼里,魂负责主管人的精神灵魂,而魄负责主管人的肉体生理
魂(拼音:hún),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
据已有文献资料,此字始收录于《说文解字》,产生时代不晚于战国。形声字兼会意字,古字形从鬼云声,“云”兼表意。本义是指“灵魂”,“灵魂”在传说或迷信中指附在人体内、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又转指人的精神或情绪,如:惊魂、断魂;“魂”字由上义引申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精神,如:国魂、忠魂、民族魂。“魂”字也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如:诗魂、花魂、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