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空气是一款有趣的游戏,考验玩家的EQ情商理解能力。游戏会给出一些情景,根据玩家的反应给出一个评价。阅读空气安卓版下载阅读空气的日文是空気読み,中文意思是"看眼色"。
这个游戏就是给你设定各种各样的场景,根据你的选择来看看你有没有眼色。然后给你一个评价。游戏有两个模式:"阅读空气"和"速读空气" "阅读空气"是整个题库从头玩到尾,中途退出也可以继续。每5题评价一次你有没有眼色。"速度空气"是三套固定的题。
共十道,玩完评价。画面中红色的都是你可以移动的,或者说可以根据你的操作改变状态的。这时候,我把我自己位置向左移动了一下。看似我腾出了两个相连的位置给这对情侣,但其实这对情侣却走开了,因为剩下的两个座位中间有一根棍儿。所以这道题就会判断你不会"阅读空气"。
就是这个路子,里面有许许多多模拟现实的情况,如果你做出了不伤害别人的选择,你的人际关系就会不赖,但是如果你不会阅读空气,总是二了吧唧地任性地照着自己地想法来,就会很容易伤害到别人了。游戏就会给你比较不好的评价。
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同理,游戏亦然,阅读空气这款游戏就是建基于东方人隐晦而含蓄的社交礼仪与文化习惯之上的奇妙作品。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温习生活中要注意的事物的细节,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评分9.2,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剧。
本来就很喜欢原版的作品,现在看到改编也觉得很棒。在这部漫改剧中,看点除了黑木华以及高桥小哥的演技以外,对我来说,更重要的还有女主生活的转变与反抗。
这部剧里面一直在反复强调如何在选择做自己还是随大流之间找到平衡。世界与我们来说到底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而这些议题,也正是这个空前开放的时代里,以尊崇个体自由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最精致的就是“空气是用来呼吸的”这句台词。如果不理解这句台词是因为不理解“阅读空气”在日语中的含义。“阅读空气”是日语里的一个特有说法,相信也有很多人玩过那款考验气氛判断能力的同名手游,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察言观色”。
就像是高桥小哥一样,他总是说自己能“看到”空气,在东方特有的含蓄隐忍的文化基因里,藏着同样含蓄委婉的交往方式,害怕冲突与异见的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依靠着对空气的辨认进行行动。
这部剧的现实仿佛就在影射我们自己,这年头情商高比智商高好用很多。
漫改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凪のお暇》)刚播出,豆瓣评分就达到了9.4分,由影后黑木华出演女主角大岛凪,演技派高桥小哥,高桥一生出演男主角我闻慎二。
“读空气”是日语特有的表达,意思是会察言观色,根据身边的环境和人的情绪做出不冒犯对方的合适的反应。
不会“读空气”,即“空気が読めない”,也是KY一词的由来,表示没有眼力见,不会看气氛的人。
东方文化总是含蓄委婉,我们害怕冲突和异见,几乎随时随地都靠着察言观色来行动。这次的女主大岛是将这种做法进行到极致的例子之一。
作为一个合格的社畜,大岛凪擅长观察身边的氛围,同组的前辈工作上没有做好,老板正在找是谁做的,女主看到前辈的眼色,立刻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帮前辈重新做好。
大岛这样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与人交往中处处考虑自己这样做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即使知道同事偷懒把工作推给自己,也笑着说好;
明明辛苦早起做了午饭的便当,同事说要一起出去吃,自己也不表达任何拒绝的意思;
大家一起拍照,明明自己是最丑的那个,也笑着说拍的真好。
大岛一边做着无法拒绝的事,一边讨厌自己,甚至认同了利用自己的人却厌恶自己这个事实。
看到这里很多人其实已经产生共情,虽然没有大岛那么严重,我们身为社畜的一员,谁没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而头疼过呢 ?
可以说大岛深受“读空气”这种社会规则的困扰甚至伤害,而她的男朋友我闻慎二,似乎早就摸透了这种规则,并且能操控它为自己谋利。
同处一家公司,男主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提过自己的女朋友是大岛;一次他与其他人谈论和自己女朋友在一起只是因为那方面比较合拍,大岛听到后因为过呼吸症晕倒,也成为了逼迫她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2
大岛晕倒后在医院醒来,发现自己昏迷了几天也没有人过问,同事们还是若无其事地在社交网络更新动态,自己的男朋友一个电话也没打过。
这件事让她决定真的要改变自己,脱离现在的环境。
28岁的女主,辞职,分手,搬家。她要抛弃过去的一切,搬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她需要时间思考一下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走。
在郊区的公寓里,大岛认识了更多的人,她在最大程度上开始努力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一味附和,去扮演那个让人满意的角色。
她不再每天早晨拉直头发,而是顶着一头自然卷,以前被别人嘲笑的卷发,是新朋友口中“毛茸茸的可爱”;这是大岛从阅读空气到开始呼吸的第一步转变。
前2集的剧情交代了大部分的背景和人物,我们的女主也开始了自己的“假期”。
后面的剧情,女主是如何一步步接受真实的自己,如何解决和男二的关系,男主在爱情面前什么时候不再表里不一,以及每一个配角的精彩之处,很多故事被写进平淡的生活里。
夏天和日常的美食,主人公的自我救赎,日剧典型的细腻,喜欢这类剧的小伙伴可以看起来了。(人人视频APP可以看)
3
这部剧之所以吸引很多人看下去,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多多少少从女主的身上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或者曾经的自己。至少对我来说如此。
更重要的一点,很多人也期待自己能和女主一样,勇敢地做出选择,面对真实的自己。
“不善交际的性格使我们周旋于同事,朋友,亲戚甚至恋人。最害怕在年节时的酒桌上敬酒,和不熟悉的朋友去KTV, 翻看朋友圈时在意和他的关系是否合适一个赞的距离,总之,这就是大岛二十八岁的生活,好像体面,却冷暖自知。”
——@豆瓣用户:珂赛特
现在的我第一次看到女主这种表现,会想怎么会有这么“软弱”的人,甚至气不打一处来。
但是细想后,以前的我,甚至现在的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小时候从来不是那个带头的孩子王,只会跟在大家后面,甚至担心别人会不会丢下自己,也为了合群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
读书时期也经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选择踌躇不定。我曾经以为是青春期比较敏感,或许长大后就会好了。
工作后发现自己也一直在察言观色,尤其是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
刚进新公司的前1-2个月,最尴尬的是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同事之间吃饭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整个茶水间尴尬的气氛都能溢出来;别人一个眼神我就立刻帮他拿了纸巾,他们口中的细心体贴,其实只是因为我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观察。
那个时候的我,应该就是过度地读空气了。
我没有大岛那么严重,过度察言观色只是间接性发生,并且我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后来在很多事情上都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去做了。
比如中午一个人吃饭才是真的很惬意,不需要和别人一起去吃自己不喜欢的餐厅,不用附和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
和领导直接说要划分好工作职责,别人该做的事情,我可以帮忙,但是不是我必须负责的。
Persona,在拉丁语中指的是戏剧中的”面具“。心理学家荣格把Persona描述为人类灵魂地图的九个部分之一,是最靠近外部环境(社会),最远离本心(自我)的那个部分。
有面具是人之常情,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远离内心,背叛自我。但是像这部剧一样,这种背叛其实是可逆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背叛自我的时候,同样,我们也有找回自我的时候。
蒋方舟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我们不会读空气,又怎样呢 ?
只要我们忠于自己的内心,真诚地面对自己,终会成为自信强大的人。
网络原因。《阅读空气》是一款休闲益智类小游戏。该游戏在运行时在安卓版一直打不开无法游玩,是网络卡顿的原因,只需要将该软件重新打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