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业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旅行,喜欢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在旅游的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既新鲜又神奇的事情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又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说到我国的海南,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那里的海岛风情,四季如春,但其实海南除了这些美丽的风景,还有着最独特的人文习俗——穿杖。
这个习俗是一个看着就让人感觉很可怕的习俗,但表演者却感觉不到痛,据说穿杖在海南已经有1500年历史了,是祭祀习俗“公期”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当地人对这样的活动很是重视,据说这个活动是为了纪念“冼夫人”,因为当时的冼夫人率10万俚人平定海南,结束了当时海南的“久乱不统”。
每年的农历二月至五月,海南的琼北地区就会举行公期活动,它与苗家的“山花节”一样都成为了海南的民俗文化遗产,并且还成功申报了国家非遗名录。在公期活动上最震撼的就是“穿杖”表演,长达数米,和拇指一样粗的铁杆,有一头会直接磨尖,然后表演者会直接从腮帮穿刺过去,被穿杖的人不会感觉疼痛,也不会感觉流血。
有人说这些人都是被“神”选中的人,所以这样的人也被称为“神童”。穿杖在公期的活动中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锣鼓喧嚣中,一位大哥面不改色的拿着一根铁杆穿腮而过,大哥还可以在人群中巡游,并且还会把钱币、苹果等东西挂在铁杆的两端。最震撼的就是很多人穿着一根铁杆,很是有气势。
很多人说穿的时候就像是有“神灵”附体似的,根本就感觉不到疼痛。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面颊属于软组织,不仅弹性大,而且血管还少,所以只要避开了下颚骨等硬物穿插而过,到时就算拔出后伤口也很小,愈合后痕迹也不会明显,而很多穿杖者都是经过训练的。但关于穿仗者说的无痛和没见过血,却连专家也感到费解。
海南的穿仗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女英雄而诞生,这位女英雄曾经带了很多人马来平定海南,所以海南人都很敬仰它,到目前为止这个习俗已经发展了上千年,而发展到现在,穿仗这一习俗也不只是为了祭奠这一位女英雄,还可以为国家祈福,让自己的日子过的更顺畅,但真正想要完成穿仗这一个仪式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
在海南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讲述的是能参与穿仗这个仪式的人都是神灵选中的人。而穿杖仪式主要就是人们用一根银杖穿破自己的脸颊,有些厉害的人可以把银仗穿破到喉咙前面的脸颊处。凭我个人来说的话,我觉得这一种仪式是非常残忍的,看着都非常的痛,不知道海南人当初是怎么想的,会想出这种仪式,如果这种于是举行不当的话,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什么在举行穿仗仪式时,人们会选择用银仗呢?这主要是因为银这种金属具有一些杀菌止血的效果,如果在穿仗仪式中,有人出现意外,可以马上用磨碎的银粉止血,而那些完成了穿仗仪式的人,也不会因为银仗穿破皮肤而导致伤口感染,从这一点来说,海南人民还是非常聪明的,没有选择铁杖,或者是其他一些材料的东西来做穿仗的用材。
还有对这种仪式特别好奇的人们,可以去海南当地看一下这种仪式,但是这种仪式只适合观看,不要因为自己好奇他们这个仪式是怎么弄的,然后自己回家也这么操作一下,如果你自己操作不当,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或者是出现大出血等情况,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千万不能给他看这种危险的表演,即使看了,也要叮嘱他不要去模仿。
贯铁杖”也称“穿仗、刺仗”,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内祭神活动“公期”活动中的一项祭神仪式。穿杖是在海南民俗活动当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
穿杖者用拇指粗的钢筋或铁刺将自己的腮帮穿破,更有甚者竟然会刺穿喉咙部位。
很难说清楚,这是一种表演活动还是一种祭祀活动。
据海南本地人介绍:表演穿杖之人,一定要在灵异附体的情况下,方可穿杖。 [1]
作为“子孙”供奉的“公祖”、“婆祖”还有一个作用是神话了的“医生”和“道士”或者说是万能之神,每逢公期或者其他什么重要的节日,当这些神借自那些“童子”的身体,也就是神上身了,海南话叫“降童”,而确认是真神的有效方法就是“贯铁杖”,因为在子孙的固有思维和认识情况下,假神绝对不敢“贯铁杖”的,因为铁杖可以说具有(蕴藏)着很高的法力,假神一碰到它,必定露馅。假神在海南话里面读“椰神”(我只是借用“椰”的海南话读音,因为我想不出怎么读那个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祖都得“贯铁杖”,也有部分不用,那怎么来确认是否真的公祖呢?很简单,就是得经过那些“贯铁杖”的公祖来确认了,而且婆祖是不用贯铁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