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山阳郡汉置,晋改为高平国,故治在今山东微山县北部的两城镇)。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傕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以降,荆州遂没。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早年袁术闻其名,请为东城长,鲁肃看袁术定不能成就霸业,便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
刘表(142-208)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荆州牧,汉末群雄之一。容貌: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 身高:1.86米 官至:镇南将军 荆州牧 成武侯 家族资料:鲁恭王刘佘后代 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称为兄弟;论血缘,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表是正经的皇亲。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书中记载“自震(杨震)至彪(杨彪),四世太尉
周瑜 自幼与孙坚之子孙策交好。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民间流传名句:曲有误,周郎顾。24岁娶小乔为妻有两子一女。周瑜多谋善断,性度恢廓,忠君爱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年仅三十六岁。
袁绍(?—202),字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后至官渡之战,败于曹操。
导语:刘表是哪个朝代的呢?刘表字景升,为汉室的宗亲,少年时曾在当时名家王畅门下学习,且因才能出众,而与当时同样才能超群的几位才子合称为“八俊”。因刘表身材高大英俊、仪表堂堂且有学识便被当时的掌权者何进举荐提拔为北军中候。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刘表是哪个朝代的
东汉
(二)刘表简介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2] 。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
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三)主要作品
刘表的《五经章句后定》删除浮辞,让学者较快通晓经文,为唐初修纂《五经正义》的先河。刘表在任荆州牧其间,曾经与当地学者共同著作了一部名为《荆州星占》(或名《荆州占》)的天文书籍,并在后世流传了几百年。至少到了唐代,《荆州星占》还是李淳风撰《乙巳占》、瞿昙悉达撰《开元占经》时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李淳风亦在《乙巳占》中开列他自述是“幼小所习诵”的星占学参考书共二十五部,其中第十八部就是刘表的《荆州占》。尽管刘表本人未必是《荆州星占》的'主要编撰者,但其领衔编著的角色,亦证明他对于天象星宿有一定的研究。
据《全后汉文》载,刘表著有《周易章句》五卷,又有《进谏王畅》、《后定丧服》(即《五经章句》,与宋忠等共撰,见《经学辑佚文献汇编》)等作品言论。
(四)刘表和刘备的关系
刘表和刘备在血统上均为汉室皇族,刘表是正经的皇亲国戚,而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的后代,是为刘邦的第二十七代子孙,其在汉室宗亲中地位比汉献帝还高出一等,遂为汉献帝皇叔。刘表因与刘备为同族宗亲,且刘表为刘备投靠对象,遂他两互称为兄弟,刘表为刘备兄长。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割据不断,遂群雄并起,当时刘表得以单骑入荆州,凭借其谋略得以控制荆州,遂成为袁术和孙坚攻击对象。孙坚军突袭刘表战败,且孙坚中箭身亡,于是刘表得以保存住地盘。
后刘表得以积攒实力,成为局地数千里,军事力量强大的一方力量,遂开始中立的政治态度,也得以他如此,荆州各地区一时之间战乱甚少,经济和社会得以发展。这时刘备败走曹操地区且深知袁绍乃是犹豫不果断之人,且荆州占据战略要地,便从此投靠同祖宗亲的刘表。
刘备在刘表得荆州之地,一待便是数年,其中刘表一开始并没有重用刘备,只是让其成为自己的北藩。后刘表不采纳刘备起兵之谏,遂丧失作战良机,懊悔不已,刘备则对此表明,如今天下分裂,机会还会再有不必为此而悔恨不已,如今所要做的便是重新把握好机会。
在《全面战争三国》中,刘表是东汉末年的皇室宗亲,和刘备也有亲戚关系,早期刘备也要依靠刘表,游戏中是一个旗下有黄忠等名将的君主,下面带来的是刘表武将的图鉴。
在《全面战争三国》中,刘表是东汉末年的皇室宗亲,和刘备也有亲戚关系,早期刘备也要依靠刘表,游戏中是一个旗下有黄忠等名将的君主,下面带来的是刘表武将的图鉴。
点击查看:全面战争三国武将图鉴
刘表,西汉鲁恭王后裔,皇室宗亲
武将等级:指挥官
武将别称:东汉“八俊”
汉末名士,老谋深算,魅力非凡,专于儒学,富有才望
士大夫风骨,独特的学者风范,可以让人物获得更多的经验
作为势力领袖,刘表对私有的土地会获得额外的奖励以及手下所有人物满意度的加速提升
刘表专于学术,以谋略见长,他给很多皇室贵族以及封建地主们提供避难所和栖身之处。他重视人的涵养、学识以及亲和力,所以他能够加速手下经验的提升,在游戏中刘表就拥有比其他势力更早招募高等级武将的机会,即便刘表势力的战斗能力不是那么强,他还是可以用他的谋略战胜其他只会暴力进攻的势力。拥有蔡瑁和黄祖这两名边防大将的刘表势力,在外交上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可是刘表在游戏开始时的年龄已经偏大,所以当玩家选择刘表势力时一定要考虑好储位的人选,是选择血浓于水不争气的嫡子,还是在家族之外另做他选,全由玩家自己来掌握。
刘表在游戏初期得益于他最信任的老将黄忠的支持才可以高枕无忧,黄忠虽然年岁已高,但是武力值仍不减当年还是一个骑射能力爆表的武将。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也是他的左膀右臂,渐渐地刘表把管理襄阳的责任交付给了他们,可是众所周知,相比他的两个儿子刘表对黄忠却更加信任,可是黄忠的年龄明显不适合做刘表的接班人刘表简介,于是刘表不得不另寻他人来继承他的衣钵。(你们应该知道是谁)
刘表起于襄阳,后来汉献帝刘协命刘表为荆州牧。黄巾乱贼四起,刘表不得不去收拾残局,保护百姓恢复吏治。在平乱期间,刘表不断扩张,渐渐地与其他势力擦出了火花,其中袁术和孙坚就是他的两个头号冤家。
刘表的困境从袁绍密信让他从孙坚那里拿回玉玺开始,玩家们需要做出选择:满足袁绍的要求进攻孙坚势力,这将会成为孙坚和袁术大战的导火索;要么对袁绍不理不睬,但这样就会触怒北方的一些割据势力。这个两难的选择一旦做出,将会对孙坚、刘表和袁术这个三角势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对袁绍不理不睬的话,三角关系会相对缓和一些,但是玩家潜在的敌人就会慢慢壮大,进攻孙坚的话,虽然可能会棒打出头鸟,可说不就会碰到什么天赐良机呢!
作为襄阳的头儿,玩家要尽一切可能去收复被黄巾军占领的地盘,收复失地之后,刘表的扩张之路还是存在一些阻碍,玩家在对付敌人的时候一定要动脑子思考,如果刘表不和孙坚还有袁术开战的话,就等于他与朝廷割裂开来,或者玩家们也可以选择现在在襄阳慢慢发展,日后再做选择。
刘表势力适合什么样的玩家?
选择刘表势力的玩家需要有个清晰的头脑,有战略思维,对形势有正确判断,要尽可能地收复失地,刘表就是把智慧和经验当作守卫地盘最有力的法宝。
以上就是全面战争三国刘表图鉴,望能帮助玩家们了解游戏里刘表武将的技能和属性刘表简介,更多《Total War: THREE KINGDOMS》的资讯攻略请继续访问当游网单机游戏频道。
全面战争:三国 (Total War:THREE KINGDOMS)PC中文版 评分:2.6
类别: 策略游戏 大小:15.8 GB 语言: 中文
查看详细信息
刘表 刘表字景升,坐拥荆州,据有九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当时,北有,南有刘表,是中国强者。本可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不但不 把他列入英雄之列,还轻蔑地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真正的英雄!”直到看见,大为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的儿子像猪狗。” 本来两件不甚相干的事,曹操却把他连到一块,足见他对刘表及其后辈的蔑视。 刘表本是个儒者,读书明理,不算是糊涂之人;他最大的缺点是遇事,即使他心里明白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应改正或不应做的,他也老是下不了决心。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总是错过好机会;对真正的隐患之事,不能及早处理,以致留下后患。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徐庶曾慕刘表大名而去投靠,相见与谈,并深入了解其人,便得出这样的结论。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年轻时好结交,与名士陈翔、范滂、孔昱等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因他长得外表姿貌雄伟,又是名士,一看外表,令人敬慕。 刘表是汉室宗亲,任荆州刺史,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口上答应却不派兵,也不协助曹操,而是想保江汉以坐观成败。刘表大将蒯越劝 刘表审时度势,归降曹操,刘表狐疑不决,便派韩嵩到曹操那里去以探听虚实。韩嵩回来,大力称赞曹操的威德,要刘表送儿子做人质。于是刘表怀疑韩嵩有二心, 帮曹操要自己归附,大怒,要杀韩嵩,后拷打查问韩嵩随行的人,才知韩嵩并不是像他所怀疑的那样,才没有杀韩嵩。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群雄逐鹿,你不灭人,人必灭你,要永据一方守中立以自保过天平日子,肯定是不可能的;何况荆州本是用武之地,正如韩嵩等所说,在北方操、绍两雄相争时,刘表,据有九州、带甲十余万的刘表如能乘其弊,是可大有作为的。 但是纵观刘表一生,是安坐江汉以自保。曹操引兵远征乌桓时,向刘表献计说:“今曹操悉兵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刘 表却认为:“我坐据荆州足已,岂可有非分之想?”等到曹操得胜回许都,刘表请刘备饮宴,说:“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吞并荆州之野心。昔日悔 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刘备说:“现在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多得是?若能应之于以后,也不足为恨。” 显然,在一个乱世英雄的年代,刘表既然以“坐据荆州”为满足,他就不可能乘人之弊以举大事,因此,他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必然被强者吞并。 刘表既知刘备是当世英雄,想用之以助己,也因知其英雄,恐遭其制。因此,用不用刘备,他的心情是矛盾的,即既想用刘备又怀疑刘备,刘备稍有失言,就引起他的疑虑。 刘表与刘备到了厕所,刘备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不觉潸然流泪,少顷入席,刘备脸上有泪容,刘表惊问。刘备叹气说:“我往常身不离鞍,现在久不骑马,髀里肉 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致,不觉悲伤呀!”刘表说:“我听说贤弟到许昌,与曹操煮酒共论天下英雄,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说天下英雄,唯 使君与曹操,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立呢?” 乘着酒兴,听了刘表的话,刘备自己也不觉飘飘然,失口答道:“我若 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都不在我眼里。”刘表听了,默然无语。到席散,刘表退入内宅,在屏风后偷听的蔡夫人对刘表说:“刘备之言,甚是欺人,足见这家伙有 吞并荆州之意,现在若不除了他,日后必为后患。”刘表低头叹息。 蔡夫人和其弟弟蔡瑁,这姊弟两人,实际上从内到外影响和控制着刘表。刘表宠爱夫人,因此,一切都顺从她。 刘备到荆州,刘表因刘备是天下闻名的英雄,又是同宗兄弟,认为有他帮助将可巩固其荆州的政权,因此一开始颇为信任,不论国事家事都与刘备商议,对此,妻弟蔡瑁既惊而又妒忌,唯恐重用刘备将削弱自己的军权,对蔡氏不利,便使其姊蔡夫人从中进谗。 一开始是阻止刘表不让刘备用三将戊疆,继以刘备失言要刘表除之而后快,因刘表摇头不答应,蔡氏姊弟商议后,趁刘备仍住馆舍,派兵去杀之。幸有伊籍告知, 刘备便连夜奔回新野,谋杀不成,蔡瑁又生一计,在壁间假借刘备的名写了一首反诗:“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并请刘表来看,刘表 一见诗大怒,拔剑恨恨地说:“誓杀此无义之徒!” 刘表 刘表究竟不是一介莽夫,他行数步,猛然醒悟,想:“我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从没有见他做诗。——这必外人离间之计。”便回到馆舍,用剑尖铲去此诗,弃剑上马。蔡瑁说:“军士已点齐,可就去新野擒刘备。”刘表说:“不可造次,容徐图之。” 刘表既然知道诗是假的,又不点明,既知是“外人离间之计”,又不查明,还说:“容徐图之”,刘表就是这样一个犹豫不决的人。 正因刘表没有查明离间的其人其事,蔡氏集团得以继续施行其谋杀刘备的毒计,蔡瑁见其计失败,又与蔡夫人商议:即日大会诸官于襄阳,就地把刘备处理了。 次日,蔡瑁禀告刘表说:“近年丰熟,当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慰之意,请主公一行。”刘表说:“我近日身体不好,让二公子为我待客”。蔡瑁说:“公子年幼,恐怕有失礼节。”刘表说:“可往新野请刘玄德待客。”蔡瑁心中暗喜,派人请刘备赶到襄阳主持大会。 刘备想要不去,又怕刘表多心,便与按时赶到,在蔡瑁将要下手谋害刘备之时,又幸得伊籍密告,刘备因此得以再次逃掉。 刘备回到新野后,派孙乾到荆州将蔡瑁设谋要害刘备的事告诉了刘表,刘表大怒,急唤蔡瑁来大骂一顿:“你敢害我兄弟!”要叫人推出斩了,蔡夫人知道后,忙来哀求,孙乾劝说:“若杀蔡瑁,皇叔肯定难以安心。” 同样,在立嗣问题上,袁绍废长立幼,以致引起家族内讧;刘表在思想倾向上是想立长子的,但因为怕蔡夫人,因此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一直等到他死的时候,蔡夫人终于以矫命立了幼子刘琮。 刘表曾将他的心事告知刘备。 有一次,两人对饮,酒酣耳热之际,刘表潸然泪下,刘表说:“吾有心事,一直想跟兄弟商量,只是没有机会。”刘备说:“兄有何难决之事?倘有用弟之处,弟 虽死不辞。”于是,刘表说:“前妻陈氏所生长子刘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大事,后妻蔡氏所生小儿子刘琮,很是聪明。我想废长立幼,却怕碍于礼法,要立 长子,怎奈蔡氏族中的人都掌军务,日后必生变故,因此委决不下。”刘备说:“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慢慢削弱,不可因溺爱而立少。”刘 表默然。 对于刘表来说,既爱少子,又怜长子;既怜长子,又怕蔡氏,真是一个十足的没主意、没决断的人。因此,刘表处在那个本可大有作为的地方却没有作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表一直至临死才决定立嗣的事;他写下遗嘱:令刘备辅佐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但这时已经迟了。 当时刘琦在江夏,刘备在新野,蔡夫人知道刘表不听自己的话而立长子刘琦,于是大怒,封锁了消息,不准刘琦来探病,假写遗嘱矫命,立刘琮为荆州之主。而这 时曹操已率大军临荆州城下,蔡氏集团夺权有一手,抗敌毫无办法,为求一时安,刘琮无奈将荆襄九州献与曹操,而卖荆州以求荣的结果是刘琮和蔡夫人被封为青州 刺史,刘琮母子无可奈何,在上任途中被曹操的大将于禁诛杀。蔡瑁、张允也先后都被曹操所杀。 刘表生前曾虑蔡氏集团将因立长子而生乱,但想不到他们会这样断送荆州,由于刘表“恶恶而不能去”,导致了后患,曹操剿杀他的妻子和儿子也是他这个想做“太平绅士”的人所没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