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边塞诗人,唐朝边塞诗代表诗人

2023-03-10 23:10:17 最新游戏资讯 小恐龙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

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卢纶。

1、高适

高适(700-765),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高适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2、岑参

岑参(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公元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公元770年卒于成都。

6年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雄奇瑰丽的边塞诗,使岑参诗歌境界空前开阔。其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3、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京北长安人,祖籍太原。盛唐浪漫主义重要作家,也是边塞诗派重要作家,主要擅长七绝,现存诗177首,其中七绝有75首,五言绝句有14首,占总数一半。在诗歌内容方面写边塞诗,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在七绝方面这一点也不过分,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王昌龄出身寒微,青少年时期生活相当清苦,"久于贫贱,故多知危苦之事。"有人认为王昌龄未到过边塞,后人考证王到过西北边塞,到过青海,玉门关甚至更远,(27、28岁时)这应该是生活基础,也是创作基础,能用传神从军描画出边塞奇景,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

4、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5、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府蒲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蒲县),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出自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中国唐朝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唐朝边塞诗代表诗人

唐朝边塞诗代表诗人有岑参、王昌龄、王翰。

1、岑参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

3、王翰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生卒年月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进士。青年时期,性格豪迈,多才多艺。他会写诗,又会唱歌跳舞。《唐才子传》说王翰工诗,多壮丽之词,是盛唐的边塞诗派。存诗不多,以《凉州词》最为著名。

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盛唐的边塞诗人是谁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盛唐的边塞诗人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盛唐的边塞诗人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简介:

①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②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世称王龙标。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他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对七绝用力最专,成就最高,后代称为“七绝圣手”。

③岑参:南阳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写唐军出征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④王之涣: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只时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他的另一名作则是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边塞诗大全

1、《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6、《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7、《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20、《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唐朝边塞诗人有哪些?

唐代边塞诗人有:

1、王昌龄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2、高适

字达夫、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岑参

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戎昱

唐代边塞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

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5、卢纶

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名作《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孤贱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