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我的高考》读后感

2023-02-26 3:19:09 攻略信息 小恐龙

以“2017,我的高考”为题的作文

高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打记事起就听大人们谈论高考,说不熟悉是我从未接触过它.如果说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评论高考,一定会引起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的嗤之以鼻,不过站在我的角度看高考似乎更清晰.

高考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场考试,一场及其平常的考试.可因为种种的原由,高考变的似乎不那么简单了.小时侯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绝对不会少那一样:上大学!殊不知,上大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喊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就是为上大学做铺垫的。小学,本是玩的年纪,可我看见的却是一副副眼镜,一只只沉到不能再沉的书包(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上起了MBA),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 再说说初中,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三年初中的艰苦生活一点也不亚于三年的高中生活,不是说一脚跨进名牌高中就等于一脚跨进了名牌大学么?于是学生们废寝忘食地学习,老师忘我地教育,为了共同的目标----中考而迈进。 先来说说那个什么素质教育,我想起码在小学的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吧,可是在本人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国家说要给全国的孩子们减负,于是我们学校履行了这一重要思想,可还没到3天的光景,一切恢复原样,不但没有减负反倒是给我们这些孩子的肩上在重重的添上一层负担。初中,在初中的教学中,“素质”这两个字只在前一年半中稍有出现,后半段可想而知,开学发书的时候有音乐、美术、劳作等等,可仔细看看课程表里面没有半个字和刚才提到的有关,所有一切“副课”都得给主课让道,老师振振有辞地话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你们都是要成为高中生的人了,还要什么自修课?不要抓抓紧啊。时间就是金钱,多一节课就能多讲些内容。”于是书包里装的满是参考答案和试卷。老师还说:“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把握住了!”冲着这句话我们只有挑灯夜读奋力拼搏,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早晨看见同学的双眼和我一样,猩红,并半有深深的黑眼圈。上课时,哈欠声接连不断。 不知道老师看着心不心疼。

用我的比喻,高中就是人间的地狱,高三就是这地狱的第18层,或许我的比喻有写过分,但这是事实。高中生活的苦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也都心知肚明。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看看考场外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看看考场外那些维持治安的警察,看看那些报纸、电视的报道。。。。。。人们似乎过于重视高考了,高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并不这么想:“上了大学么就等于抓到了就业的机会呀!”这话对吗,或许,我只能说或许对吧,高考,我觉得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高考前要如此的复习?高考始终是不脱离文本的一种考试,它测试到生活中的能力了吗?没有。考出高分只能说明你对文本的掌握非常好,而并没有真正看到你的能力。这个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级“弱智”。应试教育还摧残了一部分人的身心,排名次,我不认为排名次是一件好事,它带来的种种幅面影响远比正面的多的多;分数,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重视分数?在我们的眼中分数其实和金钱一样重要,我们甚至不会想去纠正哪里错了,而是一味的责备自己得的低分。应试教育,一张可怕的网,我想能漏网的鱼寥寥无几,像韩寒那样的漏网之鱼我看是少之又少。有教育界的人认为韩寒是侥幸,对,就是侥幸,可我觉得他的侥幸真是幸运了,远离了高考的魔爪,过自己的生活。

高考还会一直走下去,莘莘学子们将一如既往的前仆后继地赶去前线,有时候自己会奢望,如果高考取缔了那是一件多令人高兴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但我觉得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希望这事快点到来,这么多年来,高考喊着要改革,那改了吗?没有,而是

《我的高考》读后感

《我的高考》观后感

今天上午,景老师带我们观看了安永全的《我的高考》视频,看完之后,我很感动。

这段视频讲的是安永全在家中自学高中内容,最终如愿以偿考上大学的故事。第一次高考失败,让他吸取了教训。在第二次高考前,他争分夺秒,每天坚持学到凌晨三点。为了不让疲劳打败自己,他用了头悬梁锥刺股等各种方法。第二次高考,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看到这,我想,安永全肯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

视频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当安永全拿起锥子,往腿上扎时,我仿佛也感到了疼痛。他这种为了学习,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顾一切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视频,我想到了自己。当我遇到困难时,就急得发脾气。可是当安永全遇到难题,就会坐下来慢慢思考。当我做事失败了以后,我就会放弃。可是当安永全高考失败了一次后,他就又开始重新学习了。学好之后再考,直到考上为止。当我考试时,只剩一点点时间的时候,我就会想:算了,这道题肯定答不上来了,别写了。可是当安永全高考时,时间只剩一点点了的时候,他便会抓紧时间,尽量不留下遗憾。

安永全的故事真应了居里夫人说的一句话:“我的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有帮助请记得好评,新问题请重新发帖提问,谢谢

《我的高考》 观后感

9月7日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全班观看了安永全高考的艰苦经历。高考,似乎离我们很远,远在千里之外,因为我们还只是新生;又似乎离我们很近,尽在咫尺之间;因为时光转瞬即逝。我想,我们的高考定然充满了坎坷的艰辛,布满了野草与荆棘,但我们只有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点低的积累、勤奋刻苦的努力,到头来才能收获高考的胜利。

他的高考是传奇的,一个没上过高中还去参加高考,最后竟然还能考上;他的高考是成功的,只有努力拼搏才可能成功;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为了成就自己的高考,向同学们借书。开始漫长的自学历程,拉车时车翻了差点弄到路人身上,被路人指责、晚上熬夜时瞌睡、报名时被人冷漠等困难,这正是上天对他的磨练,根本无法动摇他高考的信念;他有顽强的斗志,那些困难、磨练反而使他更加的努力学习。晚上瞌睡时,他用头悬梁来制止自己睡觉。后来又用锥刺骨来制止睡觉,把腿都给刺化脓了。他每天去干活的时候会在手臂上写10个俄语单词背记。他早上6点起床,学习到8点。吃过饭后去干活,下午6点在学习到黑夜12点。除了拉车就是学习,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一本书一本书地啃,一段一段地念,一道题一道题地攻,一个词一个词地过。

是啊,少年花季,却没有了消闲,没有了欢唱。看到的就是那些冰冷的公式、单词、试题。它充塞着你,打磨着你,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一年两年。你可以诅咒它是残酷的,但它却是为你提供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高考其实就是在考你的决心和意志,既然选择了高考,你就应该面对现实、战胜自己、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以 我的高考 为题的作文

在临近高考的日子里

“离高考还有xx天”,我看着那数字不断变化的纸片,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吐出来。“是呀!快结束了.....”接着定了定神,又“纵身”跳入了题海中,挑灯夜战。在这临近高考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象计算机一样,运行着同一个程序,神经都在高度地紧张着,不敢也不能放松一下,生怕自己淹没在这竞争的大潮中。晚上,当我趴在窗前,看着窗外依稀的灯光也疲惫地熄灭了时,想到的是即将面临的高考的残酷。

我们面对高考,可以说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无数本高考仿真卷子,听了无数次高考须知,立了无数份高考计划。可是一点胸有成竹的感觉都没有。每拿到一份新的卷子,更多的还是那唐突和紧张,因为你可以从它身上感到一份高考试卷的分量,那套在脖子上的目标,使你去为之奋斗,否则,就会被勒得喘不过气。

学生要是到了高三,就好象长大了不少,我摒弃了儿时的天真无邪,开始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临近高考的日子里,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我那见不得人的成绩,我那象1945年的广岛一样的书桌,还有...我那美丽可爱的她,我觉得他们是如此切近,近得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但又那么茫远,远得今生再也看不见。而同学们纯洁善良的双眼也被那瓶底厚的眼镜挡住了视线,人与人之间在这临近高考的日子里,更多的是明争暗斗,斗得头破血流,誓争你死我活...如今,三年的高中生活,只剩下三天了....

转过身去,正想上床睡觉,我忽然发现在我的桌上,昏暗的台灯下,一杯咖啡默默地冒着热气。此时一股暖流已经在我周身环绕。没错,这是我父母对面对考试的孩子的无私的爱,但这也是在临近高考的日子里,对孩子的那份真正的理解,他们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把我们这一代的未来之路铺得更宽,但也深知孩子们尽力了,尽力争取了,尽管有时候争取不到,那同样是成功....我捧起那杯依旧冒着热气的咖啡,眼泪溶入其中,我怕父母看到此景也会潸然泪下,一口气将它喝下,我几乎感觉不到与汗水成分一样的泪水的滋味,只有一种清苦味,随后是长久的香甜,这不正是我现在的感受吗?我躺在床上,又凌晨2点了,看着射入屋内的月光,心想:度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吧!这样我会成长,努力吧!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