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向江心划去,请龙王不要降罪;人生我行我素,不要受命运的摆布。
——俊巴村渔歌
拉萨河畔,有一个以打鱼为生的村子,在视物皆有神灵的藏族人的聚居地,这个村庄的存在是一个悖论。村里人不仅打鱼,而且吃鱼。
这座古老的村庄,由于以前受地理环境约束,靠山临水,交通闭塞,耕地很少,打鱼成了村民主要的生存方式。因此在西藏形成了唯一一个以打鱼、吃鱼为主的村庄,形成了全区唯一古老而独特的藏族渔文化。
▲俊巴渔村全景
俊巴渔村作为一个古老的村庄,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其建筑风格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该村的建筑方式也跟随时代,从泥砖变成了石砖,而房屋的造型也慢慢地丢掉了自己原有的风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最直接的历史,游览民俗文化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点。
郭孜舞
看过《第三极》的人,一定知道俊巴渔村最有名的“郭孜舞”(即牛皮船舞)。临近河水,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是牛皮船。日常生活中由于打鱼和出行需要,村民创造出了“郭孜舞”,也就是牛皮船舞。节日来临时,人们穿上盛装,男人们背起牛皮船跳舞、唱歌,俊巴渔村的“郭孜舞”就形成了。
每当藏历大年初三和望果节等吉祥的日子,全村聚会,饮酒作乐,船夫们就会跳起牛皮船舞。此时,年轻力壮者八九人,身背牛皮船,排成一排,或纵或横,一人领唱,全体和歌而舞,其时歌者悠悠,舞者咚咚,气势可知。
2008年,俊巴渔村的“郭孜舞”(即牛皮船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的牛皮船,是俊巴村人的打鱼工具,也是他们劳动之余跳舞的道具。如今,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又成为俊巴村旅游开发的热点。牛皮船,承载着俊巴村的历史和未来。
牛皮船舞以肩和腰负桨,桨扣船舷,且歌且舞起来,合着节拍,咚咚有声,既轻盈又凝重,别有一番情趣。
俊巴皮具
2009年俊巴皮具制作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俊巴皮具以传统民间手工艺为基础,将皮具制作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不失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皮具加工制作的赛盘、小型牛皮船、小糌粑袋、小茶叶袋、包包、小型面具等精美、时尚手工艺品表现了俊巴传统、细腻、精湛的手工技艺。俊巴的皮具不仅在拉萨受欢迎,而且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商品走向了市场,走向了国际。
俊巴渔村的制革和皮具制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历史与俊巴牛皮船制作历史大致相同。传说,最早的时候制作牛皮船过程中会剩下很多小块的皮,技师们就会将它们加工成各种皮具,从此俊巴村就在渔文化的同时,也将加工皮具的技艺传承下来了。
舌尖上的诱惑
另外,俊巴渔村以打鱼、吃鱼为主,难得的全鱼宴,是你来拉萨,来俊巴渔村的首选。吃鱼的方法总共有19种,现在保留了7种,村民们根据鱼的品种和特点,把鱼烹饪成各式的美味菜肴——鲜香肥美的清蒸鱼,香脆可口的油炸鱼,鲜香生猛的生鱼酱,还有独具特色的鱼肉包子……在农家乐品尝特色鱼,配上当地人酿的青稞酒和香糯可口的本地小土豆,让人吃得酣畅淋漓。
▲捕鱼
▲生鱼酱 图/天上西藏
传说
在旧西藏,因为宗教观念等因素,打鱼吃鱼是许多藏族人的禁忌,而像俊巴这样以打鱼为生的村庄,在西藏是个唯一的例外。“俊巴”藏语的含义是“捕手”、“捕鱼者”。关于俊巴渔村捕鱼吃鱼的由来,当地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由于拉萨河里的鱼类猛增,鱼都长出了翅膀,常常飞到天上,遮天蔽日,阳光不能照耀大地,威胁万物的生存。这些“飞鱼”,甚至飞到天庭胡闹。天神极为愤怒,命令守护在俊巴村一带的一位名叫“巴莱增巴”的渔夫,带领俊巴村人去消灭这些“飞鱼”。巴莱增巴和俊巴人一起,与“飞鱼”大战了九天九夜,最终得胜而归。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胜利,从此俊巴人就有了打鱼和吃鱼的习惯。
传说毕竟只是神话,造就俊巴村独特的渔文化的,应该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俊巴村位于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的曲水县曲水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俊巴村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打鱼曾经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有趣的婚俗
在西藏,逢年过节或“过林卡”(在树林草坪欢聚)是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但在俊巴渔村,男女青年却不能相聚。这种男女分开游玩的方式,在西藏是很少见的。俊巴村男女订下婚姻,双方家庭要举行订婚仪式,女方先到男方家,男方再到女方家。订婚后可互相来往。来往男女不单独相处,主要是帮助两家干活。
男女青年的婚姻一旦订下来,男方和女方两家就得商议为他们修新房子,男方家出资修一间半,女方家出资修一间半,共修三间。新房修好后,男女两家要各给一张藏柜、一张桌子,其它东西就看各家的富裕程度,富裕的家庭给得多,穷一些的家庭给得少,给多给少双方家庭都不会计较。俊巴村的婚姻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女方出嫁之前,自己娘家的家庭财产要和兄弟姊妹平均分配,属于自己的那份,结婚时全部带走。结婚用的一切东西准备妥当之后,择吉日举行婚礼。按照藏族的风俗习惯和婚礼程序进行完毕,新郎新娘便住进新房,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在俊巴村,女人可以嫁到男人家,男人也可以嫁到女人家,不管是女嫁男还是男嫁女,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俊巴村有个“六不”规定:一不打人,二不骂人,三不说谎,四不偷盗,五不赌博,六不婚外恋。人人都是平等的,家家都是一派和平宁馨的气氛,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夫妻相敬如宾。
它是孤独的,隐于山林,远离尘嚣;
它是幸运的,受天地荣宠,享自然芳华。
静卧于雪域西藏的俊巴渔村,
是如“孤品”般独一无二的存在,不可复制。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河岸,
看巍峨高耸的嘎拉山,听拉萨河蜿蜒流淌的声音;
也可以划着牛皮船,感受拉萨河母心脏跳动的规律。
地址: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境内, 距离拉萨市约60公里,距离曲水县城3公里。
嘿嘿,刚好上个月去了。以前我总是很羡慕渔民能够出海打鱼。这种羡慕来着于我小时候看《老人与海》。上个月朋友包下了一位渔民的船,让他带我们出海打鱼。我们省是沿海,我有经常坐船的经历,但那天船开出去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都晕得不行,胃里翻江倒海,十分想跳海自杀,尤其是船停在海面上收网时,浪不停地冲击渔船,我们都东倒西歪。。。太痛苦了,不过渔民非常熟练地完成了所有捕鱼工作,他告诉我们一开始他也晕船,现在时间久了就没事了,他晒得特别黑,大部分时间在海上,从他口中我们也知道了他们的工作也很艰辛和具有危险性。所以,你要是想从事这个行业的话,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是只是想体验一下的话可以去玩玩,就是晕船难受,但还是挺让人兴奋的,尤其是你身处在大海的怀抱里的感觉,还有从网里倒出鱼的惊喜。
1、第一条路线是东疆湾人工沙滩,第二条北塘渔港,另外临港经济区内也可以看海。
2、天津港东疆湾人工沙滩是天津滨海新区首个人工沙滩,沙子来自福建,沙滩厚1.2m,有多项游乐设施,设有舞台,可以观看舞蹈、皮影等表演。
3、北塘渔港是天津最大群众渔港,是个可以租船出海的地方,渤海是有禁渔期的,在开海的季节可以5~10个人租一条渔船出海打渔、看日出等。
海边游玩注意事项:
1、 换洗衣物:要尽量带容易干的换洗衣物,因为在海边游玩难免会不小心弄湿衣物。最好各位备件长袖衣服;晚上的海风是很厉害的。为了方便在海滩、海中戏水,请各位自备。
2、 鞋:运动鞋或沙滩鞋1双,带一双凉鞋或拖鞋一定要带耐水、耐滑的,最好是平跟的,拖鞋似的更好,在海边穿拖鞋会比较轻松。
3、 防晒物品:要记得带防晒霜、墨镜,阳伞,海边的太阳可是很厉害的。
4、 日常用品:法国PG霜、洗面奶、浴液、洗发液、香皂、毛巾、牙膏、牙刷、梳子。
就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游戏1mw。xyz网站或者是应用市场下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