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史及生物的演化 追溯人类的起源,就必须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及生物的演化来开始,谈到生物的演化又一定要涉及到地球的历史。据宇宙学家估计,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至200亿年。按照现代人们所承认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150到200亿年前,宇宙的物质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密度极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这些物质的温度日趋上升,结果这一紧密的物质爆炸了。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的多有物质,都向四面扩散。形成了基本粒子,并开始形成原子核。随着体积的不断膨胀,温度由高到低,宇宙由辐射状态变为物质状态,于是生成了上千亿的银河系,难以统计的星体,恒星、卫星、行星等等。一个银河系大约包含一千亿的星体,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星体,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九个行星中的一个。太阳系是大约50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约在50到46亿年前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大部分时间只有无生命的物质。当时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浆横流。随着地球表面的不断冷却和水气的增加,大地开始出现了水并逐渐汇集得越来越多。约在3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在太阳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形成了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或33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五大阶段,也就是五个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太古代离我们久远,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15亿年(距今40~25亿年)。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大约39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核生物。 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生物界仍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但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在19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地球表面保持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到距今13亿年前,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在元古代晚期,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出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的分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到距今6亿年前时,已经有浮游动物、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了。 古生代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这一时期还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许多地方都布满了茂密的森林。 中生代约开始于2.3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纪。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类最为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菊石时代。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luo)子植物时代。中生代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恐龙和最早的鸟类——始祖鸟。 新生代约开始于6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兽类大量出现,从中分化出了一支灵长类,从灵长类中又进化出了猿类。第三纪是哺乳动物繁盛时期。第四纪便进入到了人类的时代。 灵长类也开始出现,并从中逐渐发展出了最早的猿类。猿类头盖骨低平,颅腔很小,骨壁很厚,眉嵴特别粗大,颏部后缩。它具有较复杂一些的脑、肠,较广阔的胸和扁平的胸骨。生活在大约1400万年前的古代猿类(类人猿),就是人类的远古祖先。 2、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人类起源于古猿学说是怎样提出来的呢?19世纪之前,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经历过传说、假说和学说三个阶段。世界各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天地开辟传说,包括解释宇宙、天地之间各种自然现象的起源;另一类是种族和文明起源的传说,包括人类及本族始祖起源,解释人类文明的起源。例如,神话宗教的解释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 19世纪中叶,人类学和考古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提供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科学证据,提出了从猿到人的假说和学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对植物学很有研究。他出版了《动物种志》,建立了“双名命名制”,即把过去紊乱的植物名称,归于统一,对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影响很大。他又根据花的雄蕊数目的位置作了认为的分类法。林奈最初认为植物的“种“是永恒不变的,但在他的另一不著作《自然系统》最后一版中,删去了“种不会变”的这一项,因为他观察到了自然界存在着“种”的变异的现象。林奈还认为,人猿同归于灵长类。 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Jean B. Lamark,1744—1829)。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C•Darwin,1809—1882)在《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渐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英国学者赫胥黎(Tomus Henry Huxley, 1825—1895)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猿同族论。他的观点遭到宗教界人士的攻击,说他是“邪恶的人”。他上街时就有人喊:“猴子来了。”但是赫胥黎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1876年,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并且指出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奠定了人类起源的科学基础。 3、人类起源的地区 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五种说法。 第一,西欧起源说。哈得里卡(Hardlicka)认为,欧洲发现的人类遗迹特别多,自1823年到1925年的102年中,西欧发现属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不下116件。属旧石器之后、新石器之前的人遗骨达236件。两者合计达352件之多。而在亚洲,只有1891年在爪哇发现的直立猿人遗迹。1921年北京猿人才开始被发掘,当时所得不多。至于非、美、澳洲更无新发现。 第二,北亚起源说。国利伐(Quatrefages)于1889年发表《人类通史》一书,认为爱斯基摩人实为北方最早出现的人种,并提出因北方冰河所迫原始民族南迁的理论。 第三,中亚起源说,1857年莱底(Joseph•Leidy)和1911年马爵(Dr•William D•Mathew)提出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中亚文明发现极早的区域,西边有加尔提、小亚细亚、埃及等古文明区;东边有中国古文明区。在史前时代、古典时代以及中世纪有许多民族从这些地方涌出。东北经过阿拉斯加入北美及南美洲,东南则经马来西亚入澳洲。 第四,亚洲起源说。奥斯本认为,人类的发展最初都在野外,后来才进入洞穴。其理由是:①天然的食物丰富,或不费力可取得食物的地方,人类发展常呈停滞不前或倒退状态;②人类最初的智慧与最早的文明,都在旷野中养成;③当近生代第三纪时,亚洲雨水充沛、丛林茂盛,便于人猿生存,而不利于人类出现。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则出现在气候干燥的高原
1:点红鸟三次,让它飞到五彩石处,点蘑菇,让鸟吃。
2:点鸟,让它飞到下面树精的平台处,点地上的木头,鸟在上面拉屎,长出蘑菇,根据其他四个蘑菇上的数字调整空白蘑菇,并将其表情调整与其他益智,蘑菇变成楼梯,猴子进化成人猿。
3;点人猿右边花丛中的一堆木棍,取出,然后点旁边的小石头,人猿用木棍撬起石头,然后上蘑菇楼梯。
4:点石桥,在点水池,人猿到达另一边,点墙上的图案,根据其他的图形对发光三个形里的图案进行调整,正确后看到树精睁开眼睛,点水坑,回到原处。
5:点树精旁边的大石块,人猿在旁边放下小石头,在点大石块,人猿用木棍撬起大石块堵住下面水坑,点树精左眼,看到眼睛出现四种物品,点蓝球。
6;拿到树眼睛里掉出的蓝球后,放到水池旁边的石柱上,石柱出水水池涨水,楼梯出现,上楼梯点蜜蜂,根据蜜蜂所飞的先后顺序,点相应颜色的石头,正确后,蜜蜂丢出钱币。
7:将钱币放在树精前面的小洞上,树精丢出钥匙,点钥匙,调整树精头上方的石像的右侧羽毛,将其调整向斜上方,正确后石像会吐出藤梯,上藤梯。
8:点石孔,人猿将钥匙插入石孔,树长叶,人猿进化成人,过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用不了多长时间,人类会进入11级文明:时代。
如果把人类文明:按照等级划分的话,现在的我们属于几级文明?
一级文明:类人猿时代距今约7.5万年,火山喷发使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只剩下了人类。
二级文明:智人时代距今约四万年前,环境逐渐变得越来越好,万物开始呈现出复苏的景象,使人重新走向世界。
三级文明:冰河时代。天气寒冷,食物变少。人类与动物发生争斗,为了生存,团队配合非常重要,协作能力催生出表达行为,这是人类走下去的转折点。
四级文明:石器时代。亚冰期结束,环境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
五级文明:青铜时代,5000年前,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高水平的阶段,青铜文化发展。
六级文明:铁器时代。由于冶炼技术的成熟,铁器逐渐替代青铜器,生产力的提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然后是战争与掠夺,同时,各个文明进入了成熟时期。
七级文明:火器时代,15世纪火器时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欧洲大国都装备了火器,人们不再满足脚下的土地,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八级文明:认知时代。500年前,文艺复兴新思想出现。
中世纪结束,科学在脑海中激荡,人们渴望精神自由,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九级文明:失败。200年前,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大门打开。物理学家层出不穷,科学、文化的进步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然而,由于资源不均等问题,矛盾开始暴露,世界大战爆发。
十级文明:信息时代,50年前二战结束,人类文明进入发展的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不久会进入11级文明的智能时代。
先用一个恐龙骑手
敌人出第五个兵时,使用火山爆发特技,然后放投石器。接着暂时用开始时的恐龙骑手对抗。挂了就再上恐龙骑手,现在每次一个就可以。注意要尽量多在自己防御的攻击范围内作战!特技恢复完毕后,待敌人兵较多时就用!你也可以多用几个恐龙骑手。总之现在是尽量增加钱。敌人使用恐龙骑手时,用特技对抗不解释。钱450以上时卖投石器,换原始弹弓。钱不足100时也可以用部落人,但绝对不要用弹弓手,前三个时代不能用射手!经验够了就升级吧! 钱够用骑士,钱不够用剑士
如果用剑士,在门前经过一番苦战后出骑士,同时放箭!其实中文版可以利用一个BUG:暂停时,兵不走,但是特技在恢复!钱到1000就增高城墙,之后可能连剑士都买不起,用防御和特技暂时对抗吧。接下来还是有钱用骑士没钱用剑士。注意千万不要用油,再放个火焰弹射器。经验够了,当然是升级了!
第三时代:有钱就增加城墙高度。钱不足1000先用防御招架,然后上炮手!再用特技!有1500元就建设小型加农炮。没钱就用斗士,不用火枪手,火枪手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钱到2625卖1个火焰弹射器,换大型加农炮。继续用炮手打,经验够了就升级。
第四时代:现在,一定要敌人很多时才能用特技,而且射手也不是无用了。先用2个步兵,后面2个冲锋队。这是个完美组合,步兵刺敌人,冲锋队背后开枪!坦克暂时不用!钱够时卖过时的弹射器,换成火箭枪管。然后把城建到顶,趁敌人多用飞机轰炸!卖掉小型加农炮,换双发枪管。继续用步兵、冲锋队对抗。钱够就继续放连发。对方出坦克,你就用飞机炸,因为坦克目标太大!把防御都换成双发枪管,然后升级。 一直攒钱
(中文版的离子炮貌似不能直接进攻基地)只用塔防和特技攻击。钱够就卖1枪管,换离子炮.卖掉所有枪管,到15万就上超级战士,这时对方没有好塔防,尽情的进攻吧!甚至可以积累30万上两个超级战士!就算超级战士被击败,也可以继续攒钱买超级战士,直到毁灭对方! 1、游戏所说的射手是一开始的状态,后来会发展为冲锋枪手。同理骑兵会发展为装甲车。
2、特殊攻击恢复时间过长,不要把它当作是救命利器。
3、游戏后期发展,驻地的防守武器会发展为火炮或激光炮,可以打到场景中间位置,如果对方有装甲车,可以放过来,让火炮攻击它,可以节约兵力。
4、不管你有多少兵,交手的永远都是你和对方的第一个兵,射手除外,它可以远程攻击。
《文明:变革2》在玩法上还是以探索和创造文明为主要游戏路线,玩家从人类文明最初的进度开始玩起,探索这个世界,征服这个世界,一直玩到现代文明,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帝国。《文明:变革2》中,玩家的行为将影响并决定一个文明的诞生发展成熟的一些列过程。
游戏玩法是典型的回合制策略,玩家得先选择一种文明(比如中国),开始时,玩家只有一个小村庄,然后凭着“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建造村寨或者城镇,生产工人、农民和士兵,一开始玩家相当于“拓荒者”,率领着一个开拓者和一支战士部队进入了游戏世界,世界的其余部分有什么你一无所知。首先要着眼于未来的扩张,建立第一个城市并探索周边领土。每个文明都具备其独有的能力和era bonus(随着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出现的关于特殊属性的奖励),所以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美国 林肯美国 肯尼迪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英国 丘吉尔日本 德川家康阿兹特克 (墨西哥古文明) 蒙特祖马二世中国 *** (中国最牛伟人)
中国 唐太宗印度 甘地蒙古 成吉思汗罗马 凯撒古埃及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法国 拿破仑阿拉伯 萨拉丁希腊 亚历山大西班牙 伊莎贝拉一世德国 俾斯麦祖鲁 (南非古文明) 恰卡·祖鲁俄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 问题一:文明变革2如何建造核弹?
答:研究“原子理论”科技,然后在奇迹里造曼哈顿工程,造完了就有核弹了。
问题二:文明变革2中文版字体显示不全怎么办?
答:1、首先安装一款字体软件,
2、然后在软件里选择恢复原厂字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