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战,从1927年8月1日开始,到1936年12月12日结束。
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中国境内的一场战争
国共内战,又称国共战争,是国党与我党两大政党及其武装之间在中国境内爆发争夺全国政权的内战。国共内战最终以国党 *** 迁往台湾而结束。
广义上指是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场长期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
国共内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27年至1937年间为国共内战第一阶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国共内战第二阶段;而狭义上仅指第二次即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交战的组织共有两方,一方为我党及其军队(第一次内战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另一方为国党统治当局及其军队。
整个战争共分为两次,国党称为“剿匪战争”与“抗共卫国戡乱战争”,中国 *** 则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以国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迁往台北而结束。
国共内战一共两次,第一次内战是:十年内战,时间: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内战是:解放战争时间:1945年至1949年。
在1927的时候,中国 *** 军队领导的军队主要就是同在国内发动的反对统治做斗争,国民党军队凭借帝国对他的支持,残害了许多 *** 人员。于是 *** 便在这一年发起了南昌起义,掀开了国共内战序幕。在这场内战期间, *** 开辟了正确的路线同国民党作战,国民党也对 *** 发起了多次围剿,红军长征就是发生在此次国共内战中。最后在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后,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开始合作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内战的影响: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南京 *** 所属军队取得阶段性胜利,迫使中国 *** 的割据政权大范围迁移,但是由于西安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的交战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再度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国共内战,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计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500余万。
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9.18开始算起,到1945.8.15日本投降,共14年;
抗日战争从1937.7.7开始算起,到1945.8.15,共8年。
中国从民国初期开始就出现新旧军阀混战,所以内战一直没有间断,后来又有国共内战,其间只维持过形式上的统一(东北易帜),和脆弱的和平(国共合作)。
国共内战可以从1927年4月算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
第一次国共内战:1927年4月-1937年2月——大陆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共内战:1945年8月-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 *** 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 *** 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撤往台湾。
在大陆的主体战争结束后,是台海两岸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到1979年1月1日结束,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声明“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两岸结束正面军事对抗
因此国共内战应该是1927年4月—1979年1月,前后共50年。
前后发生大小战役及简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长征
暂停: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皖南事变)
上党–陇海–定陶–正太–辽沈(长春–锦州)–淮海–平津–渡江–台海(古宁头–登步岛–南日岛–东山岛–一江山岛–东引–乌丘)
抗日战争14年、内战22年。
我们都说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算到1945年日本投降,其实抗战不只这么短真正要算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
国共内战更早从1927南昌起义开始算到1949结束即使是国共和作期间都在打内战这样算来打了22年。十年内战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内战,中国 *** 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中国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匪”。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 *** 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称这段时期为“动员戡乱”。
扩展资料:
在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队在数量、装备和战争资源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人民解放军。当时国民党在全国号称拥有陆海空三军430万的总兵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
在武器装备上,国民党 *** 得到美国的巨大军事、经济援助,还接收了侵华日军和伪军的装备,有着大量的飞机大炮和坦克。
人民解放军不仅没有海军和空军,就是地面部队的装备也很差。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在战斗中大量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国民党军队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71万人。
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 *** 根据地。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使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军先后发起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失败,损失了主力近150万人,更有超过100万的部队起义。国民党军队被迫退到长江以南,企图划江分治。
但是,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并于1950年,几乎解放整个中国大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内战时间是1927年至1937年,和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国共内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27年至1937年间为国共内战第一阶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国共内战第二阶段;而狭义上仅指第二次的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交战的组织共有两方,一方为中国 *** 及其军队,另一方为国民党统治当局及其军队。整个战争共分为两次,中国国民党称为“剿匪战争”与“抗共卫国戡乱战争”。
中国 *** 则称为“土地革命战争”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以国民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迁往台北而结束。
中国内战的影响: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南京 *** 所属军队取得阶段性胜利,迫使中国 *** 的割据政权大范围迁移,但是由于西安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的交战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再度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国共内战,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计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队500余万。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 *** 获得全胜,并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布于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逐步终结了国民党民国在中国大陆的实质统治和管辖权力;而以中国国民党人为首的国民党 *** 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的长期分治及对立。
1、1927年至1937年间为国共内战第一阶段。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3、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 *** 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4、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 *** 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 *** 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5、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国共内战第二阶段;而狭义上仅指第二次即解放战争。国共内战交战的组织共有两方,一方为中国 *** 及其军队(第一次内战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另一方为国民党统治当局及其军队(“国民革命军”以及1947年行宪后到1949年的“中华民国国军”)。
扩展资料:
民国国情: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战灾连年,天灾不断,社会弊端丛生,底层人民生活艰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70万人死于饥饿,而人口的平均寿命则不足45岁。
*** 认为,民国时期的阶级剥削,人民生活负担加重,附属于各帝国主义势力的各个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民国的政治制度腐败、腐朽,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殖民地状态等问题。
是 *** 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并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堪重负,支持革命,也是中国红色革命力量能够在艰难环境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将必然获得最终全面彻底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
而中国 *** 则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资产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
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而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被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 *** 视为敌人。
*** 在《中国 *** 和中国革命战争》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大买办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
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就是中国 *** 。中国革命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革命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
抗战胜利: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之间矛盾升温,国民党一边假意和谈一边积极抢占地盘,准备发动战争。
1945年8月,蒋介石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 *** 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 *** 同月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并于10月10日,国共签订《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国共双方同意避免内战,但未能就 *** 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不久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拥而起的学潮,并取得苏联赠予的日军遗留在东北的武器,与国民党统治者进行全面的斗争。
在历经了辽沈、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总统府,国民党当局被迫离开南京退至台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共内战